茅臺酒產于中國西南貴州省仁懷市茅臺鎮,同英國蘇格蘭威士忌和法國柯涅克白蘭地并稱為“世界三大名酒”。它的生產可以追溯到距今2000余年前的漢代。到清代中期,茅臺酒的生產已具有一定的規模,年產量可達170噸,在中國古代釀酒史上是罕見的。1915年巴拿馬,貴州茅臺國博覽會上,茅臺酒被評為金獎產品,自此得以揚名世界。除滿足了國內需求外,還遠銷到世界各地的許多國家。國酒茅臺在全國白酒行業擁有獨一無二的工藝技術、企業標準和特殊功能:一年一個生產周期,從原料進廠到成品出廠,至少需要五年時間。制酒過程需經九次蒸煮(餾),八次發酵,七次取酒。高溫制曲、高溫發酵、高溫接酒是其獨特工藝,其中高溫制曲和高溫接酒對中國白酒工藝變革產生了重大影響。長期儲存是茅臺酒風格形成的關鍵因素之一,在白酒行業獨具特色。精妙絕倫的勾兌技術和理論由茅臺率先提出,是對中國白酒行業的重大貢獻之一。醬香、窖底、醇甜三種典型體的劃分和總結,對中國白酒香型劃分和濃香型白酒的發展作出了劃時代的貢獻。
品質是基本,品牌才是王道。
2012年11月26日從貴州茅臺集團獲悉,為維護茅臺集團形象,依照國家法律法規及公司相關規章制度,該公司于日前制定出臺了相關規定并自發布之日起施行,新出爐的品牌標識也隨之啟用。根據《貴州茅臺集團標識使用管理辦法》規定,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和貴州茅臺酒銷售有限公司只能選擇獨家使用標識設計;茅臺集團內部除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和貴州茅臺酒銷售有限公司以外的其他成員單位,只能選擇使用共同使用標識。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對外開展廣告宣傳、企業推介等商業行為時,可以選擇單獨或同時使用上述兩件標識。
據了解,貴州茅臺集團于日前制定出臺了《貴州茅臺集團標識使用管理辦法》及《貴州茅臺新版新版企業集團標識應用規范》,以上管理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集團內部人士稱,此舉旨在保護茅臺集團及成員單位的合法利益,規范貴州茅臺集團成員單位對集團標識的使用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