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S 設計是企業有意識、有策略地將企業理念、企業特點、企業信息進行系統化、規范化、可視化的整合,并傳遞給社會中與企業相關的各個關系體,使接受者對企業形成一個標準的、有差別的個性化視覺印象。企業通過整合提升整體形象、變革營銷策略和行銷傳播方式,將自身塑造成有責任擔當、有相互關懷、有文化內涵的形象,贏得受眾及消費者的信任與肯定,借以提升企業形象和品牌產品的市場占有率。
CIS作為企業形象識別戰略,在不斷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其內涵得到不斷充實與更新,最終形成由理念識別(Mind ldentity,MI)、行為識別(Behavior Identity,Bl)、視覺識別(Visual Identity,V)三個部分組成的具有營銷價值的CIS 企業形象系統。
MI、BI、VI理論在最初的 CIS設計操作過程中并未被明確提出,但設計執行中已帶有明確的意識--為什么要做企業VI形象、如何設計、標志如何體現企業形象、如何維護企業形象等一系列的想法、做法均開始實施,只是未被理論總結。MI、BI、VI觀點真正得到完善升華是在日本。20世紀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期,CIS全面導入日本企業之后,促使企業和高校教學理論研究結出豐碩成果,形成 MI、BI、VI 三個成熟的識別理念,并進行廣泛傳播。CIS 設計在不同企業的運用中形成各自不同的特點,并使企業的精神內涵、文化價值得以充分展現,推動了企業形象的創新與推廣宣傳;CIS成為營銷管理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部分。在CIS 設計過程中,可以將MI、BI、VI 簡單理解為想、做、看三個層面。
VI是Visual Identity的縮寫,譯為企業視覺識別即企業VI設計。視覺識別是理念識別的具體視覺表現,是對理念識別形象化的實施方式,通過具體的視覺符號表達視覺抽象的企業理念。視覺識別是外在的、形象化的、可操作的識別方式,通過看的過程對企業形象產生印象,并形成記憶。
視覺識別是將企業理念、文化內涵轉化成有形的、可視的視覺符號后進行廣泛的有效傳播。視覺形象的設計注重藝術美,但美不是企業形象唯一的表達訴求,真正好的形象是能夠準確傳遞企業理念、表達企業文化、體現企業精神的形象。
視覺識別包括基礎要素與應用要素兩部分,基礎要素是建立企業形象并設定執行標準,應用要素是將企業形象通過不同事務內容進行推廣應用。通過形象應用呈現企業理念,進而做到對企業的宣傳與推廣。
東西方企業的視覺識別在對形象的塑造與應用上各有特色。西方企業視覺識別強調形象直觀、一目了然,設計表達簡潔、應用務實,注重與受眾的互動交流。東方的視覺識別形象塑造含蓄,含義豐富,應用表達注重和諧穩定,不張揚,強調不同文化背景的體現,延續東方人深邃內斂的哲學思維。
在企業形象識別系統中,理念識別起到主導作用,行為識別依據理念識別的宗旨進行實施,視覺識別是理念識別的視覺轉化形式。理念識別是抽象無形的,行為識別是實際可動的,視覺識別是具象可見的。理念識別是思想,行為識別是滲透了理念內涵的行動,視覺識別是灌輸了理念的表達。三者之間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相互協調并且高度統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