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出版的《中國商務和信息陷阱》,介紹了一系列對日資企業的投訴事例,同時記述了中國人過激的消費者意識。3年之后,中國消費者的挑剔并沒有改變。 最近發生的一種化妝品的電視廣告爭議便是如此。5歲左右的男孩對母親說:“媽媽,長大了我要娶你做老婆。”看了這個電視廣告片,我這樣的人油然而生一種欣慰之感。但有觀眾投訴說“那是亂倫”,網絡上更是議論紛紛,“怎么能向自己媽媽說那樣的話!”據說由于受到太多批評,該廣告片已停止播放。 同時,一首“你身上有她的香水味”的流行歌曲也受到猛烈抨擊。“擦干一切(眼淚和香水味)陪你睡”這句歌詞受到指責:“(寬恕男性的不忠)就是在蔑視女性”,“‘睡’這一詞匯很容易對青少年造成不良影響,是下流的表達”。說“睡”,也許只不過是“睡在旁邊”而已…… 中國消費者愛使用“蔑視”一詞。一家體育用品商的電視廣告片內容是身穿中國傳統服裝的老人被外國選手打敗,因此由于“蔑視中國人”引來禁止播放的呼聲。日企的廣告更是容易聯系到歷史問題,繼而引發抗議。 在很多場合,中國人常常提到中國幾千年的歷史。在選拔類的節目里,落選的參加者常常留下一句“我知道,我是最棒的!”然后離開舞臺。隨著與越來越多的中國人接觸,我常常強烈地感覺到他們那么充滿自信和自尊。也許正是這一特點,使他們產生出過激的消費者意識。 在中國,到底什么樣的詞匯和表達方式才不會觸動聽者的神經呢,實在難以預測。外國企業尤其需要小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