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底反轉在視覺上能給人形成雙重圖形的意象,根據(jù)視點的不同,給觀者不一樣的視覺感受。將圖底反轉的視覺原理應用于產品 包裝設計中,同樣能給消費者帶來視覺驚喜,本文將注重從以下兩個方面來分析其作用。
首先是包裝設計中結構造型的圖底反轉趣味性。作品如果沒有趣味性,就沒有受眾,將圖底關系應用于立體形態(tài)的包裝設計中主要體現(xiàn)在包裝結構的造型上,這些造型由于被巧妙地設計,總能形成開啟方式上的互動性,即圖與底的互動,從而給消費者帶來視覺和心理上的驚喜。
比如有一款黑茶的包裝,在結構造型上應用了中國太極符號。眾所周知,太極圖由陰陽魚組成,它們互為圖底,兩個魚眼則表示陽中有陰、陰中有陽,寓意非常深遠。在這個黑茶包裝設計中,太極圖成為盒蓋,旋轉開啟后取出茶餅,實現(xiàn)了太極圖的動態(tài)化;它不僅展現(xiàn)了豐富的文化意蘊,也使消費者在開啟包裝的過程中實現(xiàn)了圖與底的互動,感受到包裝開啟方式上的趣味性。
又如著名設計大師福田繁雄的一款作品,也利用了圖底反轉的視覺原理。在兒童玩具“小鳥與樹”中,他將圖底反轉的視覺原理充分應用在了包裝設計中,孩子們可以把各個小鳥的形狀嵌入到樹的形狀中或者拆卸下來,通過這一反復過程體驗其中的樂趣。
其次是 包裝設計裝飾中圖底反轉的趣味性。在包裝裝飾設計中常結合不同的圖底構成方式,同時根據(jù)產品的行業(yè)特點或是針對的特定消費群體,配以相應的色彩,從而使包裝極富視覺沖擊力和趣味性,讓人過目不忘。
有一款紅包設計,上面的圖案讓人聯(lián)想到荷蘭版畫大師埃舍爾著名的“契合圖形”。畫面中融入了民族元素“蓮年有魚”,整體顏色由大紅向粉紅過渡。充滿喜慶感的同時,紅色區(qū)域的蓮葉演變成魚,再由魚演變成粉紅色區(qū)域的蓮葉,這一包裝設計非常精致、巧妙,充滿了趣味性。
又如一款兒童玩具手提袋設計,是由字母“Z”演變而來。包裝設計師通過巧妙構思,將這個字母表現(xiàn)出兩種意境——在河里游泳的鴨子或坐在草叢里的兔子,利用圖底反轉中完全共用的圖形構成方式,由于視點的不同,能看到兩個完全不同的視覺形象。這樣的包裝設計充滿趣味性,畫面活潑可愛,非常迎合兒童對事物充滿好奇的心理。
通過這些包裝案例的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圖與底的拼合總是很巧妙,不管是在裝飾還是在包裝結構上的設計,利用圖底反轉進行 包裝設計后,使產品形象充滿和諧的張力與動勢、富有趣味性,讓消費者眼前一亮,在無形中形成了推銷產品的效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