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至上做策略,策略至上做定位,定位至上做設計”,這是做餐飲品牌塑造的大方針。品牌到達視覺設計這一層面,意味著餐飲品牌塑造的軀干和氣息已經貫通了,然而,很多餐飲人因為不了解餐飲品牌的構成要素都有哪些,所以一般會先從表象的東西入手,常常陷入誤區之中不能自拔。其實,要想做好蘇州餐飲品牌設計,首先要明白餐飲品牌設計中的誤區。
誤區1:創始人喜好
很多餐飲創始人都可能陷入自我喜好的誤區。當創始人陷入到自我喜好的誤區中,80%的品牌將失去塑造的意義,只有在創始人既懂設計又懂顧客的極少數情況下才會獲得成功。創始人要記得一點:品牌最終是要交給目標顧客去檢閱的,顧客是否喜愛才是焦點,創始人要做就是如何讓顧客喜歡品牌,而不是如何讓自己喜歡自己的品牌。把品牌和創始人分開去看待,把品牌當成一個獨立的有生命的個體,讓品牌依托品牌本身的定位和文化來完成視覺的塑造。
誤區2:盲目跟風
“潮流就像一陣風,我總是抓不住它的尾巴”,不少餐飲人有過這樣的感慨。跟風,是餐飲人做品牌設計的第二大誤區。面對強大的對手,他們最大的“核武器”就三個字:我仿你。傍名牌是餐飲行業的惡習。與直接仿冒和高仿者相比,有些餐飲則只是模仿大品牌或者知名餐飲品牌的視覺形象,雖然不觸碰法律底線,但依然不是正確的品牌設計姿態。只有極少數餐飲最后成功了,因為他們在“仿”的路上擁有自己的創新精神,他們在借鑒中融入自身品牌文化,繼而創新出新物種超越被仿者。
誤區3:顏值至上
“我的餐廳顏值一定要高,一定要好看”,這類餐飲人過分關注餐廳的顏值,而忽略了一個餐廳的成功還需要品牌力、產品力、運營力、營銷力等其他因素的加持。陷入顏值誤區的重災區人群是:明星、海龜、餐飲跨界者等一切傲嬌人士。這類人認為只要把店面形象設計好,自然有人來吃。前期這樣的餐廳很火爆,加上擅長營銷,往往都是排隊的情況。然而時間長了,終究抵不過歲月的考驗。
誤區4:面面俱到
這類餐飲創始人他們喜歡追求完美,覺得自己東西不那么好,還是別人家的餐廳順眼一些,為了完美讓設計師至少借鑒七八種餐廳風格來設計。他們會非常認同“蘇州餐飲品牌設計應該結合定位融入品牌文化元素”的原則,也會指著設計作品說“這些東西還是不要了吧,直接借鑒海底撈、西貝、喜家德這三家吧”。成功案例相對獨特的探索對他們來講更有吸引力,總想沾點行業大咖的氣質和幸運。如何拯救焦慮型餐飲人格?無他,術業有專攻,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去做,作為餐飲創始人應該把更多的精力放在產品和運營上。
誤區5:多方合作
有一些餐飲創始人為了獲得最好的品牌服務,會找到各個領域的頂尖服務商,logo設計、IP形象設計、VI設計、空間設計都找領域內頗有成就的公司,其實蘇州餐飲品牌設計是很忌諱這樣東拼西湊的,每家設計公司都有自己擅長的一面,很多時候餐飲創始人把自己的想法傳遞給多個公司之后,每家公司的理解都是不一樣的,呈現出來的作品風格也自然不同。最終,投入了大量時間和金錢卻不能給品牌提供一套相得益彰的“衣服”。
誤區6:朝令夕改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這不僅適用于品牌定位策略層面,同時也適用于品牌設計層面。視覺設計是定位與文化的具體表達,是需要一條線貫穿到底的戰略行動。如果餐飲創始人在品牌設計的階段總想嘗試更多的風格,在設計過程中不斷切換,可能會破壞最初體系化的方案。就算設計公司能力非凡,面對過于善變的甲方,往往也誕生不出好的作品來。
誤區7:設計先行
所謂“設計先行”的誤區,指的是一個餐飲項目剛剛立項,就開始做logo、VI等相關視覺設計。結果很多設計作品經不起推敲,沒有靈魂支撐。陷入這個誤區的餐飲創始人其實非常多,這里面主要有三類人:一種是悶頭干的類型,他們根本不知道餐飲品牌是需要定位的,所以在做餐廳迭代的時候,自然而然的先做設計了;第二類人是沖動類型的,他們把視覺設計看得非常重要,把一切問題的根源都歸結為設計問題,所以他們一旦發現有問題,首先就是改變餐廳的視覺設計;第三類人,他們知道做蘇州餐飲品牌設計之前要先做品牌定位,但他們把品牌定位理解的過于狹隘,根本不重視也不愿意花更多錢到品牌定位上,直接就開始做設計。
極地視覺是國內知名的蘇州品牌設計和vi設計公司,力助企業在市場中脫穎而出,以全球化的服務理念為您的品牌助力,為您提供蘇州品牌策劃,logo設計,蘇州vi設計,品牌全案,品牌設計,包裝設計,平面設計,畫冊設計,廣告設計,店面設計的360度整合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