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設計師團隊職業責任和價值 ---!
很多時候會這樣問自己,設計機構能否解決以下問題。
團隊怎么定義
責任怎么分配
風格怎么定位
品牌怎么塑造
來到這里的人,并開始在這里謀生的人,首先應該明白的是怎么融入這個團隊,當你在團隊里生存的時候,應該負起什么樣的責任,對自己的設計風格和思維保持獨立的同時,怎么在工作中體現這個團隊的品質,這里不是一盤散沙,在這里工作就必須是互相負責,對客戶的委托負責,對自己的進步負責,對團隊的發展負責,不能鼠目寸光,看著自己的一池水。
也許會出現這種情況,大家都想把基本工資定的高高的,即使一個月什么項目也沒有做成,我照樣有基本工資,而一旦有相關項目定稿,也不管是不是自己完成的,似乎只要自己做了就要得到提成,這似乎對別人對團隊對自己都不夠負責,我們這里不是大鍋飯,我們的錢是靠大家用辛苦創意和奔波勞作賺來的,浪費在這種思維上,太不值得,所以,我們要避免。
接一個項目,就要用心去耕耘這個項目,即使因為經驗或者思維限制而沒有達到理想的境地,客戶沒有選擇,對自己也是提高了,下次項目就有可能。而不是拿到項目沒有時間沒有目的的亂裝亂拼,等到要稿子的時候拿到我們手里的卻是一堆不能給客戶看的垃圾,經過別人重新的構思組合才能以一定風格展示給客戶。對于這樣對待項目方案的隊員,對基本工資也要量化縮減,甚至辭退。還有就是,如果覺得自己的創意很好,而根本不去考慮服務客戶需求的隊員,即使設計水平再高,也會直接影響到基本工資。所以,在簽單前了解到客戶的需求,客戶的特性,簽單后不要盲目的在腦海中尋找以前的某種相似替代品開始制作,而應該從一個消費者的態度和一個企業的經營渠道去分析和印證自己的設計,然后才是操作。一個不以設計主題的用途、特性出發設計出來的東西只能是垃圾,即使自我以為多么完美都沒有用。
我們其中每個人拿出去的設計作品都代表著這個團隊的實力,也許隊員們有時候會認為自己的作品沒有被客戶看到,但如果站在團隊影響力的角度考慮,如果客戶急著看稿確定,而我們拿了并不成熟的東西出去,后果會是什么?這里不說大家也都知道。我是一個外行人,我觀察設計的好壞從來都是從消費者和客戶兩個角度去衡量的,一個好的設計從細節上就能看出來,而用心與否還有成熟與否也在細節,靈動的東西體現在設計上,即使外行人也能感覺的到,更不要說在設計行業了。我們不是批發市場,我們是靠創意謀生的靈感行業,這一點,每個設計師隊員都應該清楚認識到,否則,就是一個操作手,而不能稱為設計師,也沒有能力獲取發展和提高含金量。
我今天說這些,目的只有一個,我們辛苦組建的是一個能夠用靈動思維負起責任的團隊,不是一幫高級機器操作下的機器人,我們是為了更好的發展而各求所長,而不是為了負重前進,如果每一個項目都是隊員個人代表團隊出的次品,我們還能走多遠?我們辛苦經營的不是金錢,而是我們的未來,所有的隊員應該除了得到一定金錢之外也是為了自己的未來吧。團隊會努力為隊員創造所要求的薪資環境,并盡可能的創造更多優越的工作環境和方式,但我要說明白,我喜歡快樂融合的工作氛圍,我一直在努力塑造這樣的氛圍,氛圍中的人必須共同為這樣一個氛圍下的團隊負責,融進團隊,用心做好自己手中的每一個項目。團隊中的人,必須明確自己在這個項目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怎樣衡量自己在項目中的設計地位。然后,提高自己的含金量。當然,這里有一個前提,也請大家不要有什么固定基本工資的概念,在優勝劣汰,能者多勞的時代,含金量是一切衡量的標準。
綜上所述,團隊里每一個成員都是獨立的個體價值,如果能力和責任心達不到,價值也會滑下來。
兩個故事:
1、當時代的列車超速前進,馬上就要撞到山壁時,列車上的乘客還在爭先恐后的搶位置,這種短淺是一種可悲的現實;幫助團隊指引方向,也是在提升自己的未來;
2、當電梯因我而無法開動時,我成了關系電梯能否開動的關鍵人物;事物就是如此,有時候我就是關鍵人物,所以絕不妄自菲薄;
當我匆忙趕去開會時,會議主持人笑著說,沒關系,少你一個不少,我無足輕重;所以決不能妄自尊大,有時候,我不過是一粒塵埃;
綜述:角色因為情景而轉變,尊重自己,平衡對待!
《安心、靜心,創作有靈魂的作品》 在設計工作中,修稿改稿現象難以避免,甚至有業內戲謔創作設計師之歌“死了都要改”?嘈χ啵O計師向前拉拉座椅繼續工作。每次稿子被斃時,設計師身在人前,心在滴血。
如此反復次數多了,有的設計師愈挫愈勇,表現得心神安寧,無奈不得繆斯女神青睞,總在魯班門外轉悠,摸不著頭腦;有的疲于應戰,渾渾噩噩,最后當一天和尚敲一次鐘,破罐子破摔;有的干脆轉身成為兢兢業業服務于客戶的修改工具,雖然每日太陽升起仍抱希望在。可能,在某種前因和內因的決定下,作品早已注定了是飛機。 波音級的飛機稿
飛機稿是個人創意、市場、客戶對接碰撞后衍生的自然產物,作品不被客戶接受即飛機。公司內部、客戶一致認同固然可嘉,被Pass卻煞有創意的作品應該得到鼓勵贊揚,特別是對在成長過程中的設計師來說。每一副作品都凝結著設計師的巨大心血,就像初生的稚嫩的孩子。本著設計師自身來說,任何包含有創新和突破的作品都應該得到小心的呵護和肯定,這樣,也許,他距離下次的成功近在咫尺。
但是一次又一次,太多的飛機稿讓每一個有自尊心的設計師煩惱不堪。工作情緒受影響,心情糟糕,在工作中長期精神性疲憊。在這種情況下,設計師應該盡快調整心態,調整狀態。樹立正確的認識,只要是自己用心創作出來的,對比過去又有可喜的進步,飛機一次又何妨? 盲聽盲從沒必要
在日常工作過程中,設計師應該認真聽取客戶的意見,包括對項目稿件的否定性、置疑性意見。無可置疑,所有意見本身帶有濃厚的主觀成分,但是客戶的感覺包括不能夠盡意的表達出來的意見,基于對行業和市場的成熟把握,具有極大的可參考性。
客戶對稿件提出置疑,指出了一個清晰的或者往往是模糊的方向。設計師第一時間反應過來,一方面出于行業自律對客戶畢恭畢敬,另一方面在內心堅持著原有的理念,堅持抗爭。可悲的是,隨著時間推移,少數設計師出于順從的慣性,越來越傾向于客戶的意見,哪怕是客戶的一顰一笑、只言片語。緊迫的繁重的工作重壓之下,他(她)逐漸習慣不假思索選擇順從,無聲無息中喪失了自己。這樣一來,整個合作失去了意義。因為,客戶單方同樣無法主宰乾坤。 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既然不能唯客戶馬首是瞻,設計師應該清晰地找到自己的方向。成功的作品是靈魂的創作,同時也代表著一個活生生的靈魂。也可以說,設計師通過作品與人交流,作品自己會說話,有靈魂的作品則會征服別人。
不談其他,設計師應該對得起自己的心靈。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不需太多理由能使自己發自內心開心和快樂的事情。真正聰明的設計師聽得見自己心靈的聲音。心靈創作需要摒除私心雜念,其實創作并不是為了獲獎或榮耀,而是要自己走的更遠。
設計過程中,關掉電腦,提倡手繪。盡可能避免所有可能影響獨立思維的干擾,清心寡欲,輕裝上陣,離自己最近,能夠最快抵達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