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促進了包裝的發展
在漫長的人類歷史長河中包裝是人類智慧與文明的體現。隨著時代的發展,包裝的分支越來越多漸漸發展出商品各種包裝的類型。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包裝的演變與社會經濟及科技的發展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包裝有著越來越高的要求,從原先的盛放物品、保護物品到美化物品甚至宣傳物品,這一系列的變化與社會、 經濟、科技的發展互相影響、互相促進。
蘇州包裝設計-極地視覺設計
①印刷術的出現是包裝的第一個發展高峰。這一技術的出現與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息息相關。印刷術在人類的社會生活、經濟生活、文化生活中起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隨著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以及科技水平的提升,印刷術使得包裝的外觀更加美觀、復制更加精準,并且省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包裝這一設計門類深入普通民眾的生活。如果說原始社會對于包裝的概念還只限于盛物裝置,那么印刷術發展之后的包裝設計則逐漸成為一種兼具審美和實用功能,并且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2工業革命對于整個包裝行業的影響是十分巨大的。人們擺脫了手工勞動的簡單重復以及工藝水平對手工作業的限制,大機器的生產環境使得包裝工業實現了質的飛躍。工業革命對包裝行業的影響僅次于印刷術的影響。西方工業革命發生以后,商品包裝開始進入從傳統的手工生產向機械制造包裝過渡的歷史階段,包裝業進入到發展時期。從18世紀中期到19世紀晚期,西方國家先后經歷了兩次工業革命,蒸汽機、內燃機的發明以及電力的廣泛使用使人類社會生產力成倍增長。在包裝領域,由于輪船、火車、汽車的發明提高了海、陸運輸能力,促使大量流通使用的包裝出現。
③現代意義上的包裝應當從工業革命之后算起,在此之后,包裝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以小小的扣式蓋為例,扣式蓋和皇冠蓋的出現是近代包裝容器密封技術的兩次重大變革。扣式蓋開啟了瓶類包裝容器密封技術的新紀元,改變了用木、布、紙等塞封的傳統密封方式。這種帶有扣式的結構,能讓蓋內底與瓶口完全貼合,從而達到較為緊密的封合。另外,扣式蓋的開啟也非常方便,因而得到廣泛應用。皇冠蓋由威廉.培恩特發明,并于1892年獲得專利。它使密封技術更便捷可靠,多用于汽水瓶、啤酒瓶的封合,為飲料工業提供了解決封0問題的方法。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發現扣式蓋和皇冠蓋的身影。一些對于密封、保鮮性能要求十分高的產品,例如醬菜、果醬、腌制零食等常用扣式蓋。扣式蓋的特點是可以反復使用,開啟也十分方便,最重要的是密封性能較好。而皇冠蓋則常見于飲料、酒的包裝中。
皇冠蓋的樣子酷似皇冠,由機器將金屬一次性軋壓而成,具有很好的抗壓和密封功效。和扣式蓋不同的是,皇冠蓋必須借助開瓶器才能打開,第一種人工開發的塑料_賽璐珞出現于1869年,它由硝化纖維素植物油和樟腦軟化制成,是美國人海厄特在尋找材料替代象牙制造臺球的過程中發明的。賽璐珞輕便、堅韌、耐水、耐油,成本低,不僅適用于制造臺球、電影膠片等物品,也是制作各種包裝容器的優良材料。賽璐珞的出現開啟了塑料包裝材料的大門。而后,隨著第一種完全合成的塑料-酚醛塑料的發明和聚苯乙烯(PS)、聚氯乙烯(PVC)的先后出現,塑料包裝材料得到進一步發展。進入20世紀三四十年代后,石油化工業的飛速發展及第二次世界大戰軍需物資對包裝材料的需求,促使近代包裝工業進入塑料時代。1809年,法國人阿貝爾發明了用玻璃瓶保存食品的方法,玻璃罐頭應運而生。到了19世紀后半葉,在商店、雜貨店中出售的許多商品都采用了玻璃瓶作為包裝。歐文斯在1903年成功研制出的全自動玻璃制造機,使玻璃瓶的生產數量大幅度增加。從此,玻璃瓶很快被廣泛應用于食品、藥品、化工產品等領域,大規模生產的瓶裝啤酒開始走進千家萬戶。
包裝中會運用到插畫輔助,小淸新的包裝設計,以及醫藥包裝設計、蘇州包裝設計、科技類包裝設計上,自然舒適的感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