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他最喜歡的標志設計。我最喜歡的就是米爾頓·格拉澤(MiltonGlaser)設計的紐約州商業局標志logo設計-- New York。自1977年紐約州商業局創立開始,這個標志已經根據不同情況修改過無數次了。之后,格拉澤在原有標志下面搭配了一行文字--“MoreThan Ever(超比尋常)”,使得這個改良版的標志logo設計更加出色。對我而言,這款標志符合一個優秀標志設計的所有標準,它清晰明了、印象深刻、令人難忘,也真有標志性。令人驚訝的是,這款標志至今還非常重要。當初裕拉澤設計它時,以為這個標志只會在New York Sate campaign(紐約州運動)中用幾個月,而且格拉澤還是出于公益目的無償為其設計的。2003年,在奇普·基德(Chip Kidd,美國雜志《信徒》TheBeliever記者)對他做采訪時,格拉澤也說:“我原以為幾個月后那個標志就會沒用,誰能想到過了快30年,它還仍然被人們稱贊,依然能帶來不少利潤。現在,走到街頭,能看到很多印有這款標志的待售T恤衫。"
19世紀末期,企業識別的理念首次形成,之后便涌現了一批優秀的蘇州標志設計。像可口可樂、如康寶濃湯(Campbell”s Soup)、桂格燕麥(quaker oats)、海因茨腌菜(H.J.Heinz)是最先開始使用品牌名稱和品牌包裝來銷售產品的公司。1907年,彼得·貝倫斯為德國電子公司 AEG設計了一款標志,該標志被公認為是最早啟用的大型企業識別系統之一。1 “愛心符號”New York標志就是在這 樣的背景下產生的,現在它可以算是大眾文化和社會語言的一個主要部分了。
到了21世絲 每盤著名的國際案例有:赫伯·盧巴林 herb lubalin)的家族標志和婚姻標志,保羅·蘭德(paul rand)為美國廣播公司(ABC)和美國國際商用機器公司(IBM)設計的標志,索爾·巴斯(Saul Bass)為美國聯合航空公司(UnitedAirlines)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AT&T)設計的標志,還有沃爾特·蘭道(walter landor)設計的美國聯邦快遞公司標志(FedEx)。這些標志不僅被用來代表一個公司和它的商品,同樣也可以使顧客潛移默化地相信該品牌,逐步增加品牌的信任度。20世紀70年代見證了標志設計和企業識別設計的蓬勃發展。世界各地大大小小的公司和組織機構都察覺到了標志對于銷售和推廣企業商品的重要作用。
1980年,加拿大最先在蘇州logo設計中采用符號和標準字體,這是標志設計史上的又一個里程碑。而如今的標志設計則略有不同,“不值得信任”和“公司”常常聯系在一起在像Adbusters雜志和娜奧米·克萊恩的《NO LOGO顛覆品牌全球統治》這類雜志上,標志的滅亡,表明各個企業和它們龐大昂貴的識別系統已不再像以前那樣受消費者青睞了。但是,盡管如此,不管企業規模的大小,一個企業還是必需要有自己的品牌標志設計。因為標志在任何組織的品牌戰略中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大到整個國家,小到一個獨立的攝影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