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農業圈中涌現出褚橙、柳桃和潘蘋果等 “網紅”,拋開炒作等概念不談,這些農產品都是商業化運作成功的案例。農產品商品化過程中帶給消費者最直觀的印象就是包裝設計,名牌農產品的包裝帶給人們的視覺沖擊和心理感受與普通品牌相比是截然不同的,本文將分析現代農產品 包裝設計的原則。
首先是經濟。即根據現代先進的工業生產水平,包裝設計要做到以最少的物力、財力、人力和時間來獲得最大的經濟效果。農產品是人民群眾日常生活的必需品,大部分農產品的產品附加值較低,不需要進行過度包裝;同時農產品是大宗流通的貨品,對包裝的需求量很大,因此農產品包裝設計要本著經濟的要求,尋求包裝質量和包裝成本之間的平衡。
其次是科學。即包裝設計必須考慮包裝的功能,達到保護產品、提供方便和擴大銷售的目的,同時還要符合廣大消費者的審美觀和風俗愛好。農產品與工業品不同,是具有生命的個體,具有易破損、易變質、易被污染等特性,因此農產品包裝設計首先要在物理特性上滿足保護農產品的要求,科學合理地保鮮保質,減少農產品在儲運中的損耗。
再次是美觀。農產品與百姓的生活息息相關,這是消費者們的共同要求,包裝設計必須在功能、物質和技術條件允許的條件下,為產品創造出完美、生動、健康、和諧的造型設計與裝潢設計,從而激發人們的購買欲望,美化人們的生活。
最后是可靠。農產品從田間地頭到消費者餐桌上要經過多道程序,有些小品種的農產品,如大蒜、人參、枸杞等還需要經過國家級農產品批發市場,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流通。在一些特殊季節和地點,如冬天的北方需要從云南、海南、廣西等地采購蔬菜,運輸流程多、路途遠、環境復雜,因此農產品對包裝設計可靠性的要求非常高,必須針對農產品本身特性,如溫度、外形、生物特性等進行合理保障。比如許多需要冷鏈運輸,蘋果和草莓對溫度的要求不同,需要分層分類等。此外“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包裝設計要保障食品安全,避免二次污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