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中國現代標志設計做到世界性與民族性 中國吉祥圖形符號是東方文化的一處獨特景觀。它題材之廣泛、內涵之豐富、形式之多樣、流傳之久遠,是其他藝術形式難以替代的。可是“現代”的中國發展中卻有漸漸磨滅的傾向。這足以警醒大談國際化的我們,重新審視自己的文化血脈。
把吉祥圖形符號的精神元素融入現代標志設計之中,必定會使企業形象更具文化性與社會性。但我們要在批判的基礎上加以應用。若不加清理、改造地直接搬用,既沒有時代性,缺乏創造性,也是與現代企業形象所不相符。如何清理傳統吉祥符號取其元素精神,與現代設計語言重新組合,使標志具有新的時代特征,不僅是設計者需要考慮的問題,同時也是企業決策者應當考慮的問題。
今天的世界,由于經濟一體化以及網絡通訊的直接影響,使不同民族的生活方式,物質文化和觀念文化都在逐步趨趨向同質化。所以中國的品牌要走出國門必然要有其世界性。特別是某些有特定意義的民族圖形符號,由于不易懂,在用作商標時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符號的應用,還要注意其世界性的問題。
那么,如何使中國現代標志設計做到世界性與民族性?如何以現代審美的全新視點去重新審視傳統文化?靳棣強先生曾這樣說過:“我們不一定要畫上京劇的臉龐,穿上龍袍,才能讓人認出自己是中國人。”所以要在充分理解傳統文化的基礎上延其“意”傳其“神”,讓傳統吉祥圖形在現代標志設計中得到更新和拓展。更可以借助標志本身所特有的持久性和廣泛影響力,促進東西方文化之間的對話與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