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判企業VI體系的優與劣
總體來說,VI是企業CI系統(企業識別系統)最外在的部分,或者說屬于物質層面的部分,主要解決的是視覺形象個性化、系統化、標準化的作用,對積累品牌資產有直接的意義。對于這項有意義的工作,作為企業經營者,有幾個基本觀點應該了解。
一、過分強調VI設計、標志設計的作用,甚至把洛陽廣告企業經營的成敗歸結于VI設計的好壞,這是胡扯,也叫忽悠。夸大VI的作用,大抵是從業者的營銷手段,把VI上升到主導一切的高度,讓你心甘情愿地掏銀子、多掏銀子。他們會舉出若干例子,說可口可樂、肯德基總是花費重金不斷升級VI,是因為不這么做就會失去客戶;某某香煙白酒之所以脫穎而出,就是因為VI做得成功。讓人覺得,把VI設計、標志設計、畫冊設計、包裝設計等弄好了,企業離成功也就不遠了。擁有一套容易被消費者記憶、接受的VI設計當然有助于企業的市場成功,但它只是成功要素中的一部分,甚至不是必要條件。很多時候,VI設計標志設計很平庸的品牌也能在市場做得風生水起。顯然,把VI設計成功與經營成功劃等號是天大的誤導,假設果真VI能夠決定企業成敗,那么設計師就可以替代企業家了。其中的道理不用多解釋了吧?下次聽到洛陽畫冊設計師們在高談闊論VI設計的“決定性作用”時,一笑了之就行了。
二、有的企業家不但贊同上述的道理,并且發揮到極致,他們相信VI設計不值得太的投入,隨便找個美術系的大學生或者跑單的平面設計人員就可以搞定了。這同樣是有失偏頗的結論。必須相信,VI設計起碼要符合基本的藝術規律和市場規律,沒有相應積累的人可以依葫蘆畫瓢做出一本厚厚的VI手冊,但他的平面設計可能是不符合美術的原則、不方便具體使用的水貨,其結果是:做出來的形象讓市場詬病甚至嘲笑,實際執行過程中難以把控,最后變得面目全非。看起來當初的設計費的確很低,但后續付出的代價卻十分昂貴,要算總賬的話,顯然得不償失——VI設計的費用很低,但品牌形象的失敗卻無法用金錢來衡量他的損失。 因此,當企業確定要進行VI設計、標志設計、平面設計時,需要支付應有的代價,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不要過于追求成本節約,結果弄一堆不三不四的東西反而成為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的雞肋。
三、上述的兩個觀點可能會讓人因惑,花大價錢似乎沒有必要、低成本又沒有保障,企業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一般來說,VI設計的投入還是以符合企業實際為宜,也就是說,大企業、實力雄厚的主兒應當找與之匹配的大設計公司,拿出來的東西會覺得踏實。一個中小企業如果一年的銷售額1個億、利潤800萬,那么拿出80萬來認認真真做一套VI是可以接受的。反之,注冊注資金不到百萬,剛剛開業尚無贏利的公司,花幾萬元做一套基本夠用的VI就行了,不必追求大腕式的“設計大師”來為你服務。 有人會有疑問,不是說低成本的設計會因小失大嗎?縱然是小洛陽廣告公司,不也應該著眼于未來,VI應當考慮到將來上規模之后的適用性嗎?應當這樣理解:首先,低成本不意味著非專業。平面設計公司的品牌、規模當然與設計費成正比,但并非小公司就一定是非專業的公司。一般情況下,能夠在市場上存活下來的平面設計公司,對基本的美術規律是了解的,可以放心使用。
其次,VI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隨著時代審美情趣的變化,VI系統需要不斷更新升級。優秀的公司會在保持連貫性的基礎上,推出更時尚更有親和力的VI升級版,前面提到的可口可樂、肯德基就是這么做的。因此,如果企業有機會做大,就可以請更高層次的設計公司進行VI升級設計,他們有辦法既保持VI的延續性,又拿出更好更新的方案來。所以說,企業盡可放心,不必追求一次設計包用百年,VI是可以不斷升級調整的,具體到調整周期,一般而言,10年會需要調整一次。
四、說到VI,人們都知道包括平面設計和應用兩個環節,前者的載體是一本VI手冊,后者則意味都會企業要以這本手冊為指導,在所有涉及到的環節完整執行。在很大程度上,應用比設計更為重要。VI設計好看不好看,是人的主觀感受的區別,不太好說優與劣。但表現到最終的執行就很容易看出企業的管理水平。有的公司缺乏這方面意識和制度,導致各處的應用五花八門,甚至區域的銷售經理也可能按照自己的喜好改變標識的色彩、宣傳畫的內容。于是,花真金白銀做出來的一套VI設計最終形同虛設。 可以明確地說,再高明的大師平面設計,如果得不到規范執行,都是失敗的VI;一個普通的設計師作品,如果得到完美的執行,也有可能為經典。再強調一次,應用比設計更重要。
五、最后一個問題是,當洛陽平面設計師拿出若干套VI標識讓企業選擇時,到底該如何選擇?通常情況下,這是企業上下興奮的時刻,每個人都可以按自己的喜好發一發議論。但從議良久也不一定能出個結果,每個人的意見都要重視的話,平面設計公司一定會越干越糊涂。在這個問題上,最明智的做法是,從諸多的備選方案中選出幾個符合美術規律的作品,讓老板來決策,只要他喜歡的,就是好的。就這么簡單,這就是民主集中制的原則,不需要公司上下反復評議。
|